多措并举着力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来源:市工信局   日期: 2022-11-15 16:16
浏览量: 1

近年来,岳阳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工信部《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和省工信厅《湖南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2021-2025)》,多措并举引导中小企业朝“专精特新”方向发展。2022年,我市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7家,新增数量全省第四,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1家,新增数量全省第二。至目前,全市共有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6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4家,总量均位于全省第三。

一、建立梯度培育的“蓄水池”。一是畅通发现渠道。建立专精特新企业后备库,聚焦我市石油化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12+1”产业链领域的优质制造业中小企业,按照高于高新技术企业、略低于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的标准,每年储备100家后备企业入库。入库企业及项目优先推荐申报国家、省、市相关资金奖补项目,优先推荐参加各级工信部门组织的专项服务活动、培训、研修等。二是实行动态管理。每半年调度后备企业发明专利数、主营业务收入增幅、研发费用占比等指标情况。在申报前组织专家团队开展入企问诊等活动,鼓励企业抢抓国家政策机遇期和窗口期,及时发动企业做好接续申报工作。近两年来,我市共有30家企业完成从后备企业到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连续升级。三是加大财税扶持。市财政累计安排1000万元以单项奖励的方式支持企业申报小巨人资质。税务部门以行业类别、业务明细等为要素对小巨人企业实行“一户一档”,让企业应享尽享快享税惠红利。市工信局等部门联合出台《金融支持供应链融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实施意见》,推行“一链一行”“一链一策”模式,今年来实现供应链融资贷款余额37.23亿元。

二、锻造顶天立地的“硬实力”。一是以产业链建设厚植发展沃土。发挥行业协会和产业联盟的作用,建立产业链产销对接服务平台,各产业链每年举办1-2次产销对接活动,推动上下游协作、大中小融通。全市“12+1”优势产业链龙头和重点企业在岳阳本地采购比例达72.3%,在岳阳本地销售金额比例为35%,各产业链扎根本土步伐不断加速。二是以数字化赋能提升智造水平。大力推进两上三化,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达到2.9万户,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三化”示范项目达38个。我市在全省率先成立两化融合服务联盟,依托联盟积极开展“智慧园区行”“互联网+”示范企业创建、企业“两化”融合评估诊断和对标引导等一系列行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达53家。三是以技术创新丰盈独门绝技。深入开展技术创新“破零倍增”三年行动,引导企业聚焦产业链卡脖子痛点加大科研攻关力度。至目前,全市63家企业实现发明专利“破零”,180家企业实现发明专利“倍增”。湘阴县金为新材突破德国、瑞士在钢铁精密复杂制造领域长达半个世纪的技术封锁,成为全球第三家掌握该技术的企业。该公司近年累计获得授权专利868项,授权有效发明专利177项,先后获评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中国企业专利实力500强”等资质。

三、呵护健康成长的“生态林”。一是真刀真枪抓改革。积极履行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全力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推行企业开办、变更、贷款等“一件事”一次办。企业生产所需的水、电、气、通信等服务统一并入工程综合服务窗口,进驻政务服务中心。开发“岳办岳好”APP 及小程序,推动人社、医保等各部门数据对接共享,刷脸办事、智能秒批等加快应用,成功构建“移动办事之城”。二是真抓实干抓培训。依托核心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公益服务,给企业讲清专精特新企业的宏观政策和实现路径。近三年来市本级累计开展“党建引领、助力千企”、送政策进园区进企业等小巨人企业培育相关培训50场次,累计培训6000余人次,内容涵盖专精特新政策解读、两上三化、研发费用归集整理、知识产权保护、品牌能力提升等方面。三是真情实意抓帮扶。开展市级领导联系帮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行动,市工信、财政、税务相关领导班子成员为联络员,主要帮扶责任为各县市区委、政府。市、县两级常态化召开企业吐槽会、早餐畅聊会、企业家沙龙会“三会”,常态化部署“送解优”行动,累计为被帮扶企业解决困难1800余个,帮助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0%—1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