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月,全市1309家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增长23.5%,同比提高 5.1个百分点,从2009年初到目前增速已连续19个月保持在 20%以上。其中 7月增长22.7%,环比加快0.1个百分点。二季度全市新型工业化考核位居全省第二。
今年来我市继续把深化联手帮扶作为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在年初全市就组建了13个“产业升级帮扶”工作小组,切实帮扶石化、纺织、文化、生物医药等产业加快发展和优化升级并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编制了10多个重点产业发展升级三年行动方案,明确了帮扶的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制订了具体的帮扶措施。各产业帮扶小组、各县(市、区)还按照市里的要求,积极组织开展了调研走访、上门服务、现场办公、专题研究等一系列帮扶活动,有力地助推了我市优势产业的加速发展。上半年全市共帮扶企业解决困难问题665个,其中通过“挂号销号”制度解决68个,县(市、区)解决361个,产业帮扶小组解决236个。
同时,我市还加强了节能减排工作和工业投资力度,节能减排卓有成效:1-7月,全市规模工业能耗同比增长9.2%,低于全省11.8%的平均水平,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11.6%,降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1-7月全市18家重点耗能企业的20项单耗指标中有18项出现同比下降,创今年以来新高。
总结成绩和措施,更能盘点出闪亮的“特色”:1-7月,全市中省工业实现增加值88.39亿元,增长15.7%,与去年同期-14.1%相比提升了29.8个百分点;全市非公有制工业实现增加值260.44亿元,增长28.3%,拉动规模工业增长18.2个百分点。今年新增145家规模工业企业,全部为民营企业;全市石化、造纸、电力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7.4%、20.1%、42.2%,同比分别提高20.3、71.6和11.3个百分点;全市电子光伏和机械制造等科技型行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54.2%、36.7%,大大超过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平均水平;全市园区工业实现增加值173.28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3.7%,增长25.6%,比上半年加快8.1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