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岳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奖励办法》的通知

来源:市经信委   日期: 2010-12-29 00:00
浏览量: 1

    各县、市、区工业经济(经贸)局,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湖风景区、屈原管理区工业经济(经贸)局,机关各科室:

   岳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奖励办法已经市经信委委务会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岳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

目标管理考核奖励办法

 

为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建设现代工业大市,进一步提升服务工业经济发展的水平,促进全市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特制定本考核奖励办法。

一、考核对象

各县、市、区工业经济(经贸)局,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湖风景区、屈原管理区工业经济(经贸)局。

二、考核内容

(一)工业经济发展情况

工业经济发展情况重点考核各县、市、区工业经济的发展速度、效益增长、工业投入、中小企业成长及节能降耗指标完成情况。主要指标为:

1、规模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率及占全市的比重;

2、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增长率及占全市的比重;

3、工业税收增长率;

4、技术改造投资增长率及投资额占全市的比重;

5、规模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率;

6、规模工业企业新增户数;

7、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新增户数。

上述工业经济发展指标的目标任务,年初相关科室确定后由经济运行科汇总下发,作为年度考核的依据。

(二)工业和信息化管理工作

工业和信息化管理工作主要考核各县、市、区在工业和信息化管理工作中的工作实践和工作成效。

1、经济运行调度和运行监测工作;

2、项目建设和技改投资工作;

3、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发展工作;

4、环资和节能管理工作;

5、物流和成品油管理工作(没有成品油管理职能的县市区工业经济局只考核物流管理工作);

6、教育培训工作;

7、工业和信息化综合调研与信息工作;

8、信息产业和信息化推进工作。

上述各项工业和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由各相关科室制定下发,作为年度考核的依据。

三、计分办法

考核计分采用加权计分方式:工业经济发展情况占70%,工业和信息化管理工作占30%,每项指标均按百分制计分,即由市经信委各相关科室计算分值最高分不超过100分。相关科室计分后,交由经济运行科按规定权重(见附表)进行加权汇总,根据综合得分进行排名。

四、组织实施

考核工作由经济运行科牵头,会同相关科室组织实施。工业和信息化目标管理考核,由各相关科室于下年元月15日前提交上年度各县、市、区的得分,由经济运行科按本办法进行加权汇总,综合排名,提出评奖名单,报市经信委党委会或委务会审定后,由市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行文发布考核结果,并按获奖等级给予表彰奖励。

(一)得分提供

工业经济发展指标考核得分的提供:

1、经济运行科负责规模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率及占全市比重、工业税收增长率、规模工业企业增加户数,年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增加户数指标计分;

2、中小企业科负责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增长率及占全市比重指标计分;

3、技术进步科负责技术改造投资增长率及占全市比重指标计分;

4、资源电力科负责规模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率指标计分。

工业和信息化管理工作考核得分的提供:

1、经济运行科负责经济运行调度和运行监测工作计分;

2、技术进步科负责技改投资、项目建设工作计分;

3、中小企业科负责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发展工作计分;

4、资源电力科负责环资和节能管理工作计分;

5、现代物流管理科负责物流和成品油管理工作计分;

6、人事科负责教育培训工作计分;

7、综合法规科负责工业经济综合调研与信息工作计分;

8、信息化推进科信息产业和信息化推进工作计分。

(二)考核奖项

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目标管理考核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设经济运行监测工作、技术改造与项目建设工作、节能及电力工作、教育培训工作、工业和信息化综合调研与信息工作等5个单项工作一等奖、二等奖各1名,单项工作考核和提出评奖名单由相关科室负责。

(三)工作要求

各科室要认识开展工业和信息化目标管理考核奖励的目的和意义,切实做好考核工作,确保考核结果真实可信、客观公正,达到有效引导和激励工作的目的。为避免增加负担,考核工作原则上不去基层,主要依据指标统计结果和平时工作情况进行考核打分。

本考核奖励办法从2010年开始实施,由经济运行科负责解释。

 

 

 

附:工业和信息化管理工作考核指标权重表。

 

          

   

工业和信息化目标管理考核指标权重表

 

序号

     

权重

 

工业经济发展情况

70%

1

规模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率及增加值占全市的比重

12%

2

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增长率及增加值占全市的比重

12%

3

工业税收增长率

10%

4

技术改造投资增长率及技改投资额占全市的比重

12%

5

规模工业企业增加值能耗下降率

12%

6

规模工业企业新增户数

6%

7

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新增户数

6%

 

工业和信息化管理工作

30%

1

经济运行调度和运行监测分析工作

4%

2

技改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

4%

3

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发展工作

4%

4

环资和节能管理工作

4%

5

物流和成品油管理工作

4%

6

教育培训工作

3%

7

工业和信息化综合调研与信息工作

4%

8

信息产业和信息化推进工作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