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工业经济(经贸)局,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湖风景区、屈原管理区工业经济(经贸)局,机关各科室:
《岳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奖励办法》已经市经信委委务会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岳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
目标管理考核奖励办法
为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建设现代工业大市,进一步提升服务工业经济发展的水平,促进全市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特制定本考核奖励办法。
一、考核对象
各县、市、区工业经济(经贸)局,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湖风景区、屈原管理区工业经济(经贸)局。
二、考核内容
(一)工业经济发展情况
工业经济发展情况重点考核各县、市、区工业经济的发展速度、效益增长、工业投入、中小企业成长及节能降耗指标完成情况。主要指标为:
1、规模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率及占全市的比重;
2、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增长率及占全市的比重;
3、工业税收增长率;
4、技术改造投资增长率及投资额占全市的比重;
5、规模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率;
6、规模工业企业新增户数;
7、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新增户数。
上述工业经济发展指标的目标任务,年初相关科室确定后由经济运行科汇总下发,作为年度考核的依据。
(二)工业和信息化管理工作
工业和信息化管理工作主要考核各县、市、区在工业和信息化管理工作中的工作实践和工作成效。
1、经济运行调度和运行监测工作;
2、项目建设和技改投资工作;
3、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发展工作;
4、环资和节能管理工作;
5、物流和成品油管理工作(没有成品油管理职能的县市区工业经济局只考核物流管理工作);
6、教育培训工作;
7、工业和信息化综合调研与信息工作;
8、信息产业和信息化推进工作。
上述各项工业和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由各相关科室制定下发,作为年度考核的依据。
三、计分办法
考核计分采用加权计分方式:工业经济发展情况占70%,工业和信息化管理工作占30%,每项指标均按百分制计分,即由市经信委各相关科室计算分值最高分不超过100分。相关科室计分后,交由经济运行科按规定权重(见附表)进行加权汇总,根据综合得分进行排名。
四、组织实施
考核工作由经济运行科牵头,会同相关科室组织实施。工业和信息化目标管理考核,由各相关科室于下年元月15日前提交上年度各县、市、区的得分,由经济运行科按本办法进行加权汇总,综合排名,提出评奖名单,报市经信委党委会或委务会审定后,由市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行文发布考核结果,并按获奖等级给予表彰奖励。
(一)得分提供
工业经济发展指标考核得分的提供:
1、经济运行科负责规模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率及占全市比重、工业税收增长率、规模工业企业增加户数,年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增加户数指标计分;
2、中小企业科负责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增长率及占全市比重指标计分;
3、技术进步科负责技术改造投资增长率及占全市比重指标计分;
4、资源电力科负责规模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率指标计分。
工业和信息化管理工作考核得分的提供:
1、经济运行科负责经济运行调度和运行监测工作计分;
2、技术进步科负责技改投资、项目建设工作计分;
3、中小企业科负责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发展工作计分;
4、资源电力科负责环资和节能管理工作计分;
5、现代物流管理科负责物流和成品油管理工作计分;
6、人事科负责教育培训工作计分;
7、综合法规科负责工业经济综合调研与信息工作计分;
8、信息化推进科信息产业和信息化推进工作计分。
(二)考核奖项
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目标管理考核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设经济运行监测工作、技术改造与项目建设工作、节能及电力工作、教育培训工作、工业和信息化综合调研与信息工作等5个单项工作一等奖、二等奖各1名,单项工作考核和提出评奖名单由相关科室负责。
(三)工作要求
各科室要认识开展工业和信息化目标管理考核奖励的目的和意义,切实做好考核工作,确保考核结果真实可信、客观公正,达到有效引导和激励工作的目的。为避免增加负担,考核工作原则上不去基层,主要依据指标统计结果和平时工作情况进行考核打分。
本考核奖励办法从2010年开始实施,由经济运行科负责解释。
附:工业和信息化管理工作考核指标权重表。
工业和信息化目标管理考核指标权重表
序号
|
考 核 指 标
|
权重
|
|
工业经济发展情况
|
70%
|
1
|
规模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率及增加值占全市的比重
|
12%
|
2
|
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增长率及增加值占全市的比重
|
12%
|
3
|
工业税收增长率
|
10%
|
4
|
技术改造投资增长率及技改投资额占全市的比重
|
12%
|
5
|
规模工业企业增加值能耗下降率
|
12%
|
6
|
规模工业企业新增户数
|
6%
|
7
|
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新增户数
|
6%
|
|
工业和信息化管理工作
|
30%
|
1
|
经济运行调度和运行监测分析工作
|
4%
|
2
|
技改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
|
4%
|
3
|
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发展工作
|
4%
|
4
|
环资和节能管理工作
|
4%
|
5
|
物流和成品油管理工作
|
4%
|
6
|
教育培训工作
|
3%
|
7
|
工业和信息化综合调研与信息工作
|
4%
|
8
|
信息产业和信息化推进工作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