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冬萍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岳阳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的提案》已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立即组织相关科室对提案内容进行认真研究,并就开展的工作进行全面梳理与总结,现将有关情况进行汇报。
近年来,我局以不断完善“科产金人”支撑体系为目标,紧扣“科技创新”这一牵引动力,聚焦“深度融合”这一基本路径,形成我市具创新、产业、资金、人才为一体的特色化路线。
一是实现创新研发产教融合,进一步推动创新成果转化。与岳阳职院、湖南民院等高校合作,制订《2024年先进装备制造产业产教融合建设委员会重点工作计划》,积极推动岳阳市先进装备制造产教联合体揭牌成立,推进全市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链产教融合发展。组织各院校和企业申报湖南省先进制造业高地建设专项资金产教融合项目,鼓励校企合作共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产教融合创新平台,2024年我市申报成功2对项目,共获批资金530万元。指导重点企业积极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为企业研发投入争取上级支持,2024年,依托中南大学技术,由中创空天牵头申报的“十米级高强环件整体近净成形技术”项目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立项支持,已到位第一批支持资金1206万元。实施“揭榜挂帅”项目,激发企业巨大创新潜能,推荐中创空天、钠能时代2家企业成功申报2024年湖南省制造业关键产品“揭榜挂帅”项目。
二是坚持制造业产业集群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坚持把培育壮大产业集群作为培育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引导各产业园区围绕“一主一特”挖掘禀赋优势、强化竞争差异,注重特色发展,集群梯次培育体系不断完善;截至目前,我市共有9个产业集群在省级产业集群竞赛中胜出,其中汨罗有色金属资源循环利用、云溪炼化催化材料产业集群等2个产业集群被认定为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带动我市中小企业产业集群朝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大力推动“智赋万企”行动,实现产业新升级,2024年1-9月全市累计推动6074家企业“上云”、653家企业“上平台”,8家企业完成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和数字化转型贯标,华隆酸菜等4家企业荣获湖南省100个数字新基建标志性项目,中石化湖南石化获评湖南省“智赋万企”十大典型应用场景典型案例项目,福尔程科技等两家企业入围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计划,三湘化工、长岭设备研究所等两家企业获评省级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典型应用场景。劲仔食品、聚仁新材等11家企业获评省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标杆项目。
三是做好资金链文章,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扎实推进中小企业商业价值信用贷款改革试点工作,3314家企业在湘企融平台完成注册,我局和银行机构先后上门服务及窗口接待中小微企业775家,为其中194家中小微企业争取到低成本(年化成本不超过5厘)的纯信用贷款204笔共计2.0663亿元;依托产融对接服务平台,已和14家金融机构签订框架合作协议,同时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主动收集企业融资需求,辅导企业的贷前准备工作、积极协调银企在授信流程中的各类问题,提高信贷办理效率和企业获得感。
四是突出人才培育,全面提升人才业务能力。面向我市工信重点领域,组织推荐5名民营企业优秀人才申报省工信厅2024年制造业人才支持计划,其中推荐申报创新企业家1名、先进制造技术人才2名、先进基础工艺人才2名。联合清华、北大等院校,每年举办一期岳阳市企业家高级研修班、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已连续举办9次,累计培训高级经管人才约800人次,建设了一支富有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队伍。连续6年组织“创客中国”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大赛,累计有11家企业在省赛斩获名次,其中湖南格致分析仪器、中创空天、恒基粉末三个项目入围全国大赛500强;建成各类国家、省级技术创新平台212家,支持研发团队承担“揭榜挂帅”重大项目攻关,培育省市创新创业人才团队128个。
下阶段,我们将进一步推动岳阳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落实全市“人才新政45条”、加大政府对企业科技创新平台“真金白银”支持,引导行业龙头企业建立高水平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用平台来集聚人才,用人才来提升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活力,增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感谢您对我市科技发展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岳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5年6月9日
承办负责人:袁正宏
承办人及联系电话:佘宗阳 0730-8721318,18607309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