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重点 发挥优势
平江县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
近年来,平江县以“工业强县”战略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一极三宜”江湖名城平江篇章主线,扶工强工,新型工业化整体朝着规模升级、效益升级、质量升级和园区升级的良好态势迈进。到2016年底,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2家,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388亿元,同比增长16.9 %;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79亿元,同比增长8.9%;完成工业实缴税金2.67亿元,同比增长22.4%;完成工业用电量54909万千瓦时,同比增长8.31%。
一、以优势产业为“主线谱”,强化发展支撑
近年来,平江县委、县政府为培育和促进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先后出台了《平江县食品产业2015-2020升级行动计划》、《平江县支持云母绝缘材料产业转型升级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2016年,全县绿色食品产业实现总产值达146亿元,食品企业增加至343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0家,先后获评“中国食品工业强县”和“中国面筋食品之乡”。初步形成了玉峰食品、翔宇食品为龙头面筋食品产业集群,以旺辉食品为龙头的豆制品产业集群和以山润油茶为龙头的油茶产业集群。云母绝缘材料、石膏建材等优势传统新材料产业依托行业协会积极整合资源抱团发展,初步形成了以兴科云母、威派云母、南杰电材等为龙头的新材料产业集群。2016年,全县云母绝缘材料产业实现总产值4.5亿元,创税近3000万元,成功获评“中国云母制品之都”称号。通过产业培育,在目前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全县大多数企业能保持平稳发展,部分企业成长较快,方正达、新金刚等企业产值同比增长40%以上,前元新材料、华文食品、诚今电梯等企业实现了税收翻番。
二、以项目建设为“主动脉”,筑牢发展载体
把项目建设作为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抓手,全年实现工业投资70亿元。一是重大项目建设较顺利。2016年,全县19个在建项目中,有11个建成投产,投资额度较大的有平江抽水蓄能、华文食品二期、诚今电梯二期等项目。二是技改项目建设有成效。2016年,全县完成技改投资达45亿元,其中绿色食品产业技改投入将近28亿元,有效促进了我县食品产业由传统生产向高端、安全、健康转型升级。云母产业技改投入1.8亿元,2016年为该产业新增产值8000多万元,增创税收800多万元。三是招商项目引进有力度。2016年,全县共引进项目19个,到位资金23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1个,在谈亿元意向项目有蒙牛乳业、亚林瓜子、和畅湘潭槟榔、华文高蛋白饮料等。
三、以园区升级为“主打歌”,完善发展平台
通过加强工业园区建设,使园区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平江工业园先后被评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全省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示范基地。2016年,园区企业达84家,新入园25家,完成技工贸收入282亿元,完成税收1.6亿元,园区综合实力在全省142个国家级及省级园区中综合排名第17位,133个省级园区排第5位。承载能力不断提升,2016年完成标准厂房建设面积达到25万平米,同时全面推进园区与伍市集镇、园艺示范中心融合发展。基础建设施设不断升级完善,2016年投入了5000多万元完成了平江工业园南园及北园升级改造、平汨复线一标段及园区企业文化广场建设,实施白改黑10万余平方米,启动了全园绿化、亮化工程。
四、以联手帮扶为“主心骨”,创优发展环境
2016年,全县各单位共联系服务企业370家,帮扶重点企业35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帮扶。一是在科技创新上帮扶。2016年,协助全县企业申报国家专利298件,获得省级以上科技成果3件,引进科技成果16件;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组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同时,利用“三区”人才专项计划、产学研合作等途径为企业提供人才服务。二是在融资贷款上帮扶。通过政府牵头开展银企洽谈,加大财政“自保贷”投入力度等措施,协助企业融资近42亿元。三是在解决困难上帮扶。据统计,全年累计协助企业拿回订单42个,解决矛盾纠纷等问题685个,重点问题68个,配备村级劳务联络员383个,介绍就业4190人。
2017年,平江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全市园区建设大会战”为契机,努力加快推进全县工业经济发展升级,为平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县域经济挺进全省20强的宏伟目标提供坚强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