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工业园成功跻身国家首批七个“城市矿产”示范基地之一,从中央财政10亿元蛋糕中分得近3亿元的资金支持;万容电子、五祥科技等14个项目相继入园,总投资近20亿元……近日,记者从汨罗市获悉,2010年,该市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实现税收6.7亿元,占全市财政总收入的61%,同比增长11%。这是该市自去年来,推行政策配套、调整结构、集群发展、搭建平台四大举措,加速循环经济转型升级的一个良好开局。
政策配套,拓展发展空间。在企业受到金融危机影响的关键时刻,该市适时出台扶助政策,设立1亿元的财政扶持资金,并提前向企业支付了6000万元的退税资金,鼓励支持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做大做强,帮助企业缓解资金压力,平桂制塑等17家再生资源企业在财政的扶持下平稳度过金融危机难关。开展土地整治,对园区闲置用地、停产企业闲置用地实施“腾笼换鸟”,保障了新上项目的落地和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组织千名干部进企业开展联手帮扶行动,落实“围墙法则”,做到“围墙外的事”企业不操心,“围墙内的事”政府不干预,干部与企业共谋发展。
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强力淘汰落后产能企业,353家企业关停并转200多家;造纸企业利用稻谷谷壳代替锅炉煤一项就每年减少燃煤消耗18万吨,削减二氧化碳、二氧化硫15万吨和20万吨。大力招商引资,全年引进项目14个,其中投资过亿元项目2个,过5000万元项目9个。注重科技创新,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成立了湖南废旧塑料利用工程技术开发中心等研发基地;废旧铜、铝纯冶炼产品由金融危机前占91%降低到目前的20%,园区企业全年获国家专利32个,国家驰名商标增加2个。
培育集群,增强发展后劲。推进循环经济工业园建设,引导企业走集群发展、规模发展之路,全年园区固定投资达18亿元,核心区增至8平方公里。未来5年,该市再生资源回收量将提高到400万吨,加工量提高到240万吨,实现工业总产值300亿元,成为全国最具影响的“城市矿产”示范基地。
搭建平台,夯实发展基础。搭建融资平台,缓解融资难,成功创建省级金融安全区,引入国开村镇银行、华融湘江银行,举办银企洽谈会,全年帮助100多家企业融资6.12亿元;组建“一会三公司”,为再生资源行业中小企业开辟了有效的融资途径,4年来共帮助企业融资14.3亿元。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优化服务平台,为企业解决发展难题。搭建创业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免费培训活动,两年来实现下岗人员再就业1600多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58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