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一季度我市石化产业运行情况分析
编稿时间: 2016-04-26 来源: 市经信委 经济运行科 作者: 戴亚丽  浏览量:
 

石化产业是我市战略支柱产业,在全市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市经信委根据市委、市政府“一极三宜”重大战略部署,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带来的不利影响,全力推进石化产业发展。

一、运行情况

1、产业发展和企业经营情况

一季度,我市石化产业工业总产值278.10亿元、同比下降2.9%,工业增加值54.67亿元、同比增长3.8%。

一是央企经济持续低位运行。由于产能过剩、产品价格下跌,长岭炼化、巴陵石化两厂生产总值和税收同比均有所下降。长岭炼化一季度实现总产值69.83亿元、同比下降20.23%,完成税收22.37亿元、同比下降8.57%;巴陵石化一季度实现总产值36.75亿元、同比下降10.29%,完成税收6.37亿元、同比下降25.51%。

二是民营重点企业逆势走强。以东方雨虹、高安、金瀚为代表的技术创新型民营企业在严酷的市场环境中开拓创新,推动产业链提质升级,以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抢占市场先机。东方雨虹一季度实现产值1.4亿元,同比增长19.3%。高安公司通过改造节能的创新项目——回收MOCVD尾气生产高纯氨,为国际首创,一季度生产高纯氨产值270万元,同比增长8%。金瀚根据市场定位开发的新型植物油抽提溶剂,在节能降耗、提质增效、保护环境、油品卫生指标等方面效果明显,已通过中粮和九三等国内大型油脂加工企业试用,新型溶剂原料供不应求,一季度产值同比增长21%。

2、重点项目进展情况

一季度,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工作开局良好。

一是夯实“油头+煤头”两个原料基础,重点推进巴陵石化350万吨/年化工型炼油改扩建项目,计划投资42亿元,2019年建成投产,由中石化总部发展计划部牵头,已3次对项目方案进行了审查;10万吨煤制氢气项目,预计投资9亿元,2017年建成投产。

二是围绕延伸丙烯、碳四、芳烃、碳一四条产业链,重点推进巴陵石化2万吨/年SEPS装置建设,确保2017年初建成投用;巴陵石化5万吨/年SEBS装置,预计投资6亿元,2019年建成投产;嘉欣石化20万吨/年精制石脑油精馏分离装置,投资1.2亿元,已于年初投产,全面达产后其单体烃产品预计可占领国内60%以上市场份额;中顺化工磷酸三辛酯及双氧水配套项目,投资1亿元,项目公用工程、管廊、管道工程已经完工,设备安装也已到位,4月进入试生产;长岭石化科技1.1 万吨/年系列醋酸特种酯项目,投资7576万元,厂房、控制楼已经完工,目前已进入公用工程施工阶段,预计7月份开始设备调试,8月份试生产;东方雨虹三期1000万平方米/年防水板项目,投资6760万元,项目主体工程已完成,第一条线已完成设备调试,目前正在试生产,预计8月份全面投产;中创化工10万吨/年甲乙酮项目,投资3000万元,设备安装已完成,正在进行试生产。

二、主要工作

为突破发展瓶颈,促进石化产业转型升级,一季度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规划引领,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升级

一是明确思路定位。深入园区企业调研,广泛征集意见,在综合考虑原料资源、产业基础、区位交通和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前提下,结合市内石化产业发展现状及目标,明确了依托资源优势,加快创新转型,着力延伸、壮大石化产业链,做强化工新材料产业,推进精细化学品发展的工作思路,以及推动湖南岳阳绿色化工产业园发展、召开岳阳籍工程塑料企业家老乡会、改性沥青生产厂家招商、支持东方雨虹做大做强、推动环氧丙烷下游产业链发展、建立长效工作机制等六项近期重点工作任务。二是积极引导企业“走出去”。陪同湖南新能工程有限公司一行人赴湖南绿色化工产业园进行考察,就伊朗NZPC公司的甲醇、聚丙烯、聚乙烯等化工项目进行了介绍,寻求企业一同进行项目投资和建设。通过促进优势产能国际合作,提升企业技术、质量和服务水平,化解过剩产能,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抓好重点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危化品企业搬迁工作,陪同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一行对我市危险化学品企业搬迁工作落实情况进行调研,重点推荐金叶化肥、环宇药业申报2016年第二批专项建设基金危险化学品企业搬迁改造项目。四是汇集创新要素。引入高端智力资源,为石化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组织中国化工学会教授专家赴绿色化工产业园开展院士专家岳阳行—石化企业调研对接座谈活动,就园区部分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一一问诊把脉,提供解决问题的路径。

(二)发挥创新驱动作用,实现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在石化产业增速明显回落、产品结构不合理、价格利润下滑、生产成本提高等情况下,企业必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通过创新形成产业发展的新动力和新优势。长岭炼化、巴陵石化一方面以技术创新为基础,带动思想观念、企业文化、体制机制、加工工艺等全方位的企业创新,坚持差异化发展,优化主业,提升产品质量。长炼实施240万吨汽柴油加氢、RSDS技术系列改造,今年10月份,汽油和车用柴油质量将达到国Ⅴ标准。另一方面,依托现有优势,拓展产业链,调整产品结构,提升新型、高端、特色产品比例,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巴陵公司依托现有高分子材料基础,开展特种热塑性弹性体橡胶、环氧树脂、尼龙等3D打印耗材研究,已与华曙高科在3D打印材料及相关设备开发等方面建立全面合作关系。通过长岭炼化、巴陵石化两厂改革提质增效,辐射带动周边化工企业,实现石化产业更有质量、更高效率、更可持续发展。

三、存在的困难

1、工业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第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波动较大,特别是受经济大环境及需求不振的影响,许多重点企业销路不畅,出厂价格持续走低,利润下降,加之国内同业竞争对手的增加,加剧了企业的困难。

2、园区发展制约因素较多。一是基础设施方面,湖南岳阳绿色化工产业园周边的道路、管线等基础设施还不完善,特别是缺少便利的铁路运输设施,物流成本较高,需要加大基础投入;二是园区规划报批方面,湖南岳阳绿色化工产业园园区规划环评未能获得省环保厅批复,导致园区规划一直不能获得省发改委批复,影响重大项目的落地。三是园区机构设置及“三定方案”没有批复下来,管理关系不够顺畅,影响各项工作的开展。

3、厂地产业布局对接难。长岭炼化、巴陵石化生产的环氧丙烷、橡胶(SBS、SEBS、SIS)、己内酰胺、碳四等产品均由中石化掌握供需配置权,本地无资源保障。如已投产的年产10万吨的环氧丙烷项目,其下游产业深度发展可形成近200亿的产值,因长炼没有环氧丙烷供销权和定价权,湖南岳阳绿色化工产业园区洽谈的第一个下游项目——投资5亿元的聚醚多元醇项目经过3年的苦苦洽谈仍无结果。

4、两厂人才和科研成果没得到充分利用。两厂人才资源丰富,自主研发的科技成果多,特别是近几年两厂分流改革,大批人才买断下岗,外出创业,所持有的科研成果流向外地,在长三角、珠三角创造出了非凡的业绩。据调查统计,长炼、巴陵石化目前在外创业或从事化工企业贸易担任高管的有几百人,每年创造科技成果一百多项,这些流失人才可为我市石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四、下阶段工作重点

下阶段,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与中石化总部的对接,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推动长岭炼化、巴陵石化提质增效升级;依托绿色化工产业园平台,围绕产业链招商,壮大我市地方化工企业。

1、创新驱动,促进两厂转型升级。一是按照“服务生产、支撑发展、提高效益”的原则,从强化管理、调整产品结构下功夫,充分挖掘现有装置创效潜力,增产产品竞争力。二是依托两厂自身优势,强化科技攻关,强化科研平台,发展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学品,扩大特色化工生产规模和发展领域,提高有限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2、延伸产业链条,培育优势企业。产业壮大靠项目聚集,更需大项目支撑,依托两厂资源优势,在核心产业链上引进或培育1 个以上的优势企业,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一是要充分利用合成树脂的成熟技术和现有资源优势积极推进树脂产业的联合,逐步形成品种齐全,质优价廉的树脂产业集群。二是以自有知识产权的醋酸仲丁酯和TPO高分子防水卷材为龙头,积极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在产品高度同质化的市场条件下,充分挖掘产品内在价值,提升企业文化内涵,增强企业品牌知名度。三是依托催化剂、环氧丙烷等大力发展上下游产品,延伸做大做强产业链条。

3、着力招商,增强产业发展后劲。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协调发展的原则,加强与国家、省能源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对接,搞好重大项目的衔接汇报,争取350万吨化工型炼油改扩建项目、100万吨芳烃项目、10万吨煤制氢项目落地岳阳。抢抓长江经济带和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战略实施、产业重新布局的机遇,充分发挥两厂、绿色化工产业园产业基础优势,全力策划、引进和建设工程塑料、改性沥青、聚氨酯涂料等与产业链关联度高、质量技术、规模成本竞争力强的项目,推动产业链有效延伸,强化岳阳工业经济发展的支柱优势。

4、全力帮扶,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加大石化产业发展和项目推进的帮扶工作力度。一是增强帮扶实效。细化工作目标,突出帮扶重点,对上争取政策、项目、资金支持;对外联络招商,以新上项目推动企业提档、产业转型升级;对内积极为企业创造优良的发展环境,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涉企检查、涉企收费等各类行政行为,减轻企业负担;加强企业、项目周边环境治理,保证良好的治安环境,二是解决困难问题。进一步落实帮扶政策,完善协调联动、日常调度和督查考核机制,形成帮扶合力。坚持“挂号销号”制度,确保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困难问题能够及时解决。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