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岳阳的医药产业特别是抗生素的生产一直笑傲中南;又是曾几何时,由于一些体制、机制问题,市内那些叱咤一时的医药企业却也举步维艰。然而,当记者于11月 7日走进经济技术开发区康王工业园时,一家由制药二厂改制重组而来的科伦药业有限公司新厂赫然展现眼前,犹若一座医药城,蔚为壮观。公司总经理李全学感叹:“这都搭帮有好的机遇、好的政策,使企业获得重生、得以壮大。”
科伦药业的发展,李全学是全程见证人。1997年,原市制药二厂算是走到了尽头。随后,进行招商重组,但因改制不彻底,艰难运行几年后,产值依然不大,职工工资仍有拖欠。
必须再次招商,目标要瞄准国内500强企业和业内20强企业这两个标准。发展的集结号在2004年再次吹响,在市药监局和市经信委的帮助下,四川科伦药业成了主攻目标。在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全力支持下,科伦药业成功进驻。当年就确定目标,投资1800多万用于职工身份置换,投入3500多万用于设备更新和产品研发。成果很快显现,到2005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000多万。
企业获得重生,壮大的愿望又在科伦药业一班人心中熊熊燃起。
谈起科伦的发展,李全学感慨颇多。在市里极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政策支持下,企业适逢了一个难得的机遇,那就是“退二进三”行动,列入这个“笼子”,企业将择地新建,到那时企业面貌、占地规模、产品种类、产品质量都将全面提升。
这个想法的提出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认可,市里主要领导更是先后5次到成都总部,与公司负责人具体对接。市经信委、市药监局等部门在市政府的统一安排下,分成几个小组,进驻企业,帮助开展各项工作。也就是在短短的三个月内,从规划方案、选地,到企业定位,一个大胆的想法付诸实现,并成功地于当年开工。“我们要在这个月的20号左右举办竣工典礼了!”指着那一排排崭新的产房,李全学自豪地说,在市里和总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紧随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和“退二进三”这股东风,投资8亿元建设生物医药项目,用地达334亩。2013年底项目有望实现竣工投产,并将完成工业总产值5亿元。预计2015年,项目竣工达产后年销售收入将突破10亿元,年缴纳税收超过1亿元,向社会提供1000余个就业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