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工信局深刻领会、认真践行岳阳发展“一三五”基本思路,积极履行工业经济主管部门职能职责,切实发挥指导、协调、服务作用,推动工作重心下沉到“一线”,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构建新兴优势产业链,着力加快增长动能转换,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心全意为企业排忧解难,以工业企业大发展,带动工业经济大提升,为加快建设建设湖南发展新增长极、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大城市做出积极贡献。
一是进一步强化发展意识。紧盯规模工业主要指标“高于去年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目标要求,科学应对传统产业发展放缓、支撑乏力,民营经济、新兴产业规模较小,拉动有限等困难问题,切实抓好工业经济运行调度、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业企业技改扩能倍增、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僵尸”企业处置、重大产品创新项目建设、己内酰胺搬迁改造项目落地等重点工作,取得较好成效。1-9月,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868.25亿元,增长8.1%;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3家,完成工业投资583.39亿元,增长23.5 %,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8.5个百分点,排名全省第3位,均好于去年同期水平。
二是进一步强化服务举措。牵头开展岳阳市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制定出台工作方案,成立8个工作小组,细化58项具体任务。爱武市长亲自担任领导小组组长,主持召开专题工作会议,推动工作进展。市工信局积极履行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建立调度协调机制,细化责任分工,加强考核督查,凝聚了全市工作合力。制定了《岳阳市中心城区工业企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岳政办发〔2019〕7号),引导市中心城区工业企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布局。成功举办2019岳阳冶金磁力及节能环保装备展览会,共有67家企业、308位客商参展,20余位专家献策,发布新产品新技术9项,达成签约项目10个,签约金额16.22亿元。同时,开展了2019年“创客中国”岳阳市中小微企业“双创”大赛、送政策进园区进企业、“万企上云”、银企对接、企业人才培训等系列活动,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帮助企业化解创新、人才、资金等发展瓶颈。
三是进一步强化工作成效。1-9月,全市清理拖欠企业账款11806万元,新增民营企业贷款82.95亿元,新增减免税费16.5亿元,非公经济增长9.7%,高于全市增速1.6个百分点,企业获得感明显增强。全市关停造纸企业35家、石灰土窑9家,启动危化品企业搬迁7家,摸底排查94家“僵尸企业”情况,启动了51家处置工作,完成了12家企业处置,盘活土地1198.6亩、闲置厂房26.1万平方米,为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腾出了新的空间。在市人大常委会对工业稳增长工作整改评议中,市工信局获高票通过,得到了与会人大代表的一致好评。